受益人,跟我們最終拿到保險金有著直接的關系。
所以,投保時不確定好受益人,最終的賠償結果可能會大相庭徑。
今天針對受益人,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。
什么是保險受益人?
保險受益人,是指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,依照保險合同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。
說白了就是去找保險公司理賠和收到保險公司理賠金的人。
一般可以分為兩類,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。
指定受益人:
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的有權獲得理賠金的人。
指定受益人沒有人數(shù)的限制,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可以指定一個人或者同時指定幾個人為受益人。
法定受益人:
是受益人按相等份額享有受益權,也就是說保險金會由同一順序的繼承人,平均分。
《繼承法》規(guī)定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。第二順序:兄弟、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
這里需要注意的是,投保時,如果沒有填寫指定受益人,則默認為法定受益人,保險金按照《繼承法》規(guī)定的繼承順序,由法定繼承人來領取。
另外,下面的三種情況,都是法定受益人:
① 保險中,投保時沒有指定受益人;
② 指定的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身故,沒有其它受益人;
③ 受益人放棄或喪失受益權,身故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(chǎn)。按法定繼承順序規(guī)定。
指定受益人 需要注意什么?
在指定多個受益人時,要想好順序和分配比例。因為,這個是和受益人最終能拿到多少保險金直接相關的。
方式1:同時獲得理賠金
如果想把理賠金同時留給家人,只是有的人拿的多,有的人拿的少。那么就可以指定受益順序都是1,并且指定具體份額。
舉個例子:
張先生為自己投保了100萬元的壽險,指定妻子和兒子為第一順序受益人,收益份額分別是70%、30%。
那么,如張先生身故,妻子和女兒都生存,則妻子得到70萬元賠償金,女兒得到30萬元賠償金。
方式2:設置先后順序
除了設置金額比例外,還可以設置受益的先后順序。張先生可以設置妻子和母親為第一順序繼承人,如果妻子和母親都不在了,那么錢都給孩子。
方式3:設置金額比例,又設置先后順序
可以自行排列組合一下。
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,指定受益人其中一個先于張先生身故了,那么本該這個人的保險金就會成為遺產(chǎn)了,按繼承法規(guī)定分配。